“两个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低洼地,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最期待的地方!”近日,嘉鱼县簰洲湾镇东岭村,看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惠民广场初步成型,村民李秀山高兴地说。
东岭村党支部书记薛兴湖说,今年开展村集体“三资”合同清理后,东岭村集体收入陡增30多万元。村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底气也更足了。今年,东岭还改造了一座老旧泵站,让村里几千亩甘蓝地顺利度过了长达3个多月的干旱期。
今年来,嘉鱼县以主题教育开展为契机,将清理集体“三资”合同作为凝心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口袋合同”“隐形合同”等突出问题入手,以试点镇村为重点,逐村召开座谈会,主动与承包户见面协商等方式,现场办公,对全县村集体“三资”合同进行一次大起底、大清理。
打响嘉鱼“三资”合同清理第一枪的东岭村,经过数月努力,共清理出事实承包29例,涉及耕地、林地、鱼塘合计1669.22亩,不仅摸清了面积,还针对清理排查中普遍存在的承包价低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全新的价格方案,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如今,该村的土地承包价格从以前20元一下子提高了200元。
据统计,簰洲湾镇仅用3个多月,就完成14个村的清理,全镇村集体收入从去年的82万元增加到337万元。
簰洲湾镇花口村共清理承包合同374份,村集体增收34万元。增加的资金怎么用?村民赵道群建议:“把路修好,不然菜都运不出去。”村支部委员赵登胜满口答应:“集体的钱肯定‘用之于民’,等10月份地里的菜都收了,我们就开始修路。”
据介绍,截至10月,嘉鱼县村集体“三资”合同由清理前的1689份增加到2394份,全县村集体“三资”面积由10.04万亩增加至17.8万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由480万元增加至1220万元,预计全年增收入1500万元。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嘉鱼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三资”清理增加收入将全部用于各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造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