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匹连绵万古看,世情翻掌此山安。断崖水落树形高,峭壁猿吟月色寒。”这是元朝时我县文豪陈从龙对《白匹山》的写照;百匹山,现名马鞍山,在离马鞍山南麓400米处,有个村名叫“方家庄”。
方家庄,旧时是以方氏家族为一姓的村庄,其先祖是明朝嘉靖年间,与戚继光、张居正齐名,权衡朝野的兵部尚书方逢时。
方逢时,字行之,号金湖,自号樗散野人。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中举人,次年(1541年)成进士,与戚继光、张居正友好。任过江苏宜兴、山东宁津、曲周知县,承德郎,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工部营膳司郎,江西宁国知府,广东按察司兵备副史,大同巡抚,兵部右侍郎等多种职务;万历三年(1575年)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四年(1576年)晋资政大夫,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后又升太子太保,专理兵部,总督团营戌务,八年(1580年)加柱国。次年(1581年)上书辞官,皇帝朱诩钧挽留不受,便亲书“尽忠”二字赐于方逢时,准予回乡。
方逢时祖籍原嘉鱼县黄冈湖(现赤壁镇)柘岸嘴人,后迁嘉鱼县城,家资巨富,县城房屋过半,原住址在龙谭山(文庙山)南麓下120米,县老邮政大楼处;任职回嘉鱼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疏书朝廷加修嘉鱼县城和四邑公堤。自己并迁马鞍山南麓建大隐楼、竹西书屋,院内栽有南竹多种植物盘景,在此读书写作,潜心研究理学。李沂在《大隐楼和方司马韵》诗中是这样称赞的:“一代勋名仰巨儒,归来尚喜玩琴书。楼题大隐云环座,诗入仙境水到渠。披胆旧惊韩相国,挥笔新压李金吾。天王指日承清问,曾见筹边国老无?” 方尚书还著有《大隐楼集》传世,并在此落地为庄;其庄在金虾湖的东方,故名“东庄”。后人丁兴旺,家族逐渐扩大,地人就把东庄俗呼为“方家庄”。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方逢时在此庄建有“方家庵”,(清咸丰四年兵毀,即1854年)。同年卒,终年75岁。他去世后安葬于庄内山坡下。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朱诩钧皇帝派中书李日宣到嘉鱼县,为方逢时造墓立表,墓周调刻有石俑、马、羊、狮各一对,牌坊一座,祭位九坛,共耗费银子75两。崇祯九年(1636年)嘉鱼知县程可登将其灵位移至文庙“乡贤祠”供人仰祭。1963年村民建房时,曾挖到墓窑,窑外有石板,有石灰和糯米结成的墓壳。相传方逢时卒后准备了48个棺木葬在方氏各地,现该庄有石人1个,石马1个,石狮2只,石羊1只,石柱7根,墓地已不复存,其珍贵实物1992年被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
(本栏目内容由嘉鱼县民政局提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