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参加咸宁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嘉鱼代表团分团审议

云上嘉鱼报道(记者皮道琦)1月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朱庆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石玉华,副市长王刚,市政协副主席胡春雷,来到咸宁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嘉鱼代表团,一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县长胡金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德炳参加审议。

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具体,主题鲜明,措施有力,振奋人心,是一个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报告,对于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嘉鱼的重大项目和重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嘉鱼的重视和关心。”胡金云代表表示,要抢抓武汉同城化和“咸嘉一体”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构建“武嘉”“咸嘉”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的双向互动融通发展格局;加快经济开发区和潘湾、高铁工业园提档升级,努力成为武汉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区、延伸区;加快打通“公铁水”三大通道,加快推进咸宁长江门户港、簰洲湾长江大桥建设,争取沿江货运铁路、武嘉市域铁路尽早落地,打造咸宁对外开放“桥头堡”。

陈宬代表说,未来五年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五年,这五年,他们将发挥区位交通枢纽优势,补位武汉、武嘉融合发展,立足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的实际要求寻找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同时,直面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勇破思想坚冰,谋求发展突围。

王颖莉代表建议,坚定信念,激扬“巾帼之志”,广大妇女要勇于实践探索,争当新时代的新女性。勇挑重担,创造“巾帼之功”,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弘扬新风,彰显“巾帼之美”,广大妇女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家庭和睦促进大社会和谐。发挥职能,贡献“巾帼之力”,答好引领妇女建功新征程实现新发展的“必答题”。

周志专代表建议,可按照“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定位,建好“百企兴百村”项目库,充分挖掘、展示企业产业优势和乡村资源禀赋,围绕“乡村有什么,企业就干什么,企业有什么,乡村就干什么”的思路,以现场、线上对接的方式做好村企“一对一”结对工作,真正做到“推出一批”、“对接一批”、“落地一批”,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投身“百企兴百村”行列。

马文静代表说,应该加强对全市网络货运企业的统一规范管理,打通全市绿色物流数据平台,完善对我市物流运输的监管与数字化建设。加强全市物流企业业务宣传,解决全市物流转型所遇到的瓶颈,实现物流可视化、数字化管理。加强物流行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咸宁地处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内河运输建立完整的水陆联运体系。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化服务和安全监管能力,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罗海林代表建议,为吸引武汉市民到咸宁全域旅游,可给予高速通行费全免或减半,主要对鄂A蓝牌七座以下非营运私家车进行优惠,凡下高速到各景区购门票时,凭高速收费凭证可冲抵门票同等金额。同时,号召全市范围内的旅游景点、酒店、宾馆等形成服务综合体,成立云端平台,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全域旅游优惠套票,让旅客在咸宁全域内无障碍旅游,让企业互通互利降低成本,带动全市第三产业经济发展。

在听取各代表发言后朱庆刚指出,要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要对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到部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制定任务书,细化分解抓落实。要做好结合文章,结合嘉鱼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大力支持互联网等新型业态,在产业发展上抓创新。要正视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化解基层矛盾,在社会治理上抓创新。要在改进干部作风中创新举措,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希望每一位人大代表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收集民意、反映民情,成为一名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和战斗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创造咸宁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范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