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座奋斗之城,千千万万的奋斗者用辛勤书写城市的美好生活。
深圳是一座数字之城,千行百业通过数字化升级日新月异,城市更加智慧。
数字化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对公共交通公司的司机和调度员来说,可能是一次无比顺畅的排班;对学校的老师来说,可能是一堂更加生动的多媒体课;对医院的医务人员来说,可能是一次实时的AI辅助药方审核或一次高效的远程救助;对小区业主来说,可能是小区高空抛物事件率的直线降低……
他们的生活,因数字化而改变,也因数字化而更加美好。
“数字深圳 美好生活”系列报道,聚焦不同行业,讲述“数字之城”深圳的奋斗者故事。
调度更智慧,让深圳大巴女司机准时吃上安心饭
每年11至12月,是深圳东湖公园赏花时间。东湖公园是公交线路10路的终点站,由于公园车位有限,很多深圳人更愿意选择绿色出行,10路的工作人员因此也会比平日里更忙一些。以前每到此时,10路调度员雷群丽特别紧张,今年她却从容了许多。
在10路“大本营”莲花山总站的调度室里,雷群丽从监测大屏就能看到路上实时运行的车辆状况。当东湖公园站乘客开始增加时,根据智慧调度提示,雷群丽能及时调整发车计划,尽快疏导车站的乘客。而对10路司机刘银燕来说,即使在这样的高峰期,她也不用担心发车计划改变会打乱自己的作息,开起车来更安心了。
0:00/3:06
教室变智慧 让课堂更有“味”了
早上8点05分,玉律学校的生物老师魏秋萍走进教室准备上当天的第一堂课。今天,她要给八年级学生讲授“观察鸟卵的结构”这个知识点。除了实验要用的鸡蛋等材料,所有的课件都装在魏秋萍的手机里,点开手机里投到智慧屏上,她开始了40分钟的讲授。这个学期以来,她的每节课基本都能轻装上阵。
今年,玉律学校新教学楼启用,校园数字化升级初具规模。在“智慧教室”里上课,魏秋萍最大的感受是,气氛越来越好,“在课堂上,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光”。
0:00/3:00
高空抛物率下降超90% 出门“遛”娃更安心了
唐志勇是龙华区民治街道民新社区工作站副站长,在他的策划之下,龙岸花园为高空抛物打造出一套技术+社区自治的预防方案:依托华为边缘计算技术,摄像机可以高清拍摄并实时处理高空抛物画面,生成抛物曲线后,通过智慧后台将相关视频发送至该楼栋的每一位业主手机上,让业主之间监督共治。
“以前我们小区平均一周大概有40多起高空抛物事件,现在一周只有一两起了,下降了90%多。”龙岸花园物业服务中心安全主管莫家栋说道。
0:00/4:19
处方“云”上审,医院多了位“隐形守护者”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药剂科的邵丽玲从业已经9年,患者们一般会叫她“医生”,不过在她心中,“药师”这个称呼才是最好认可。
早上8点前,邵丽玲准时到医院,穿上白大褂,走到门诊药房窗口坐下,深吸一口气,
开启一天的工作。2020年,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以下简称“宝医集团”)搭建智慧药学服务平台,邵丽玲等一部分药师的工作场景从窗口来到了电脑屏幕前。
医院一楼煎药室的旁边,是智慧药学服务平台的“中央大脑”所在,医生开出的处方在到达患者手中前,都会在平台经过AI审核,如果发现问题才由药师人工介入。据该院药学部主任廖朝峰说,目前该平台AI系统审核时间已缩短到0.01秒/张,药师人工审查时间不超过90秒,平台日均处方审核量一万余张。
智慧药学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为药方审核加上了一把安全锁。“无论对患者、医生,还是我们药师来说,它都是真正的‘隐形守护者’。”邵丽玲说。
0:00/3:26
科技不应高居象牙塔,而要惠及生活。华为与深圳一起,用数字化成果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之城,让越来越多深圳人民感受到科技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