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岳镇人大:把脉纺织卫材加工产业聚集区

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皮道琦)3月24日,鱼岳镇通江路纺织卫材产业聚集区迎来一群特殊的“访客”——鱼岳镇人大第九代表小组的人大代表,他们背着笔记本、攥着政策文件,径直扎进工业园建设最前线。

这场“不打招呼”的走访,没有预设路线,没有层层汇报,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搬迁堵点,在机器轰鸣声里捕捉高质量发展的真实脉动。据了解,根据2025年“聚力支点建设 打造经济极核助力绿色发展”践行鱼岳镇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该镇将建设通江路纺织卫材加工产业聚集区。

镇人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北中阳明集团投资盘活通江路70亩工业用地,整合全镇纺织卫材加工产业。通过与县城投、村集体、社会资本商谈合作开发,三年内逐步盘活通江路原镇属企业油毡厂和第一砖瓦厂的140亩工业用地,整体新建70000㎡标准厂房、15000㎡办公及配套用房,整合引进企业15-20家,引导进驻小作坊20-30家,新增规模企业10家。”

记者了解到,该园区2025年将新建20000㎡厂房,招引企业8家,引导进驻小作坊10家,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2026年将新建20000㎡厂房,招引企业10家,进驻小作坊10家,工业产值达到10亿元;2027年将新建30000㎡厂房,招引企业10家,进驻小作坊10家,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

调研中,代表们围绕工业园区建设中的搬迁安置、产业升级等核心问题,深入一线走访群众、企业,面对面倾听诉求,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产城融合建言献策。

活动中,代表们与即将搬迁的居民展开对话。“搬迁政策是否公开透明?”“安置补偿能否保障居民生活?”面对群众关切,代表们逐项记录意见,并现场承诺将督促相关部门完善“一户一策”安置方案,确保补偿标准公开化、搬迁流程人性化。

代表李永华表示:“群众的理解支持是园区建设的基础,必须将政策宣讲做实做细,让居民既‘搬得安心’,又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带着居民诉求,代表们随后走进祥龙木材加工厂实地调研。该企业因园区规划调整,面临厂房搬迁与设备升级的双重压力。负责人龙泽鸿坦言:“短期内搬迁成本高,新厂区物流配套尚未完善,加之环保设备投入大,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陡增。”对此,代表们详细询问企业生产数据与搬迁计划,并围绕政策扶持展开讨论。

代表涂宣龙建议:“应建立‘搬迁企业服务专班’,统筹金融贷款、税费减免等帮扶措施,同时提前规划园区物流通道,为企业留足过渡期缓冲空间。”

期间,代表们结合走访情况提出系统性建议:要强化“民生+产业”双线统筹‌,将居民安置与就业保障挂钩,引导搬迁群众参与园区技能培训,实现“家门口”就业;‌要打通产业链协同‌,针对中小配套企业搬迁难题,探索“政府代建厂房、企业分期回购”等创新模式,降低入园门槛;‌要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引入高校科研团队对接环保技术升级,打造“低碳园区”示范样板。

“产业聚集不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而是通过优化布局激发‘化学效应’。”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说,将推动建立“政企民”三方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群众利益、企业诉求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让纺织卫材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审:夏明亮

二审:王雪莲

终审: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