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皮道琦)鱼岳镇政府有一盏灯常年亮到深夜。这盏灯属于镇党委副书记黄加,它见证过凌晨三点的征地补偿方案,照亮过暴雨中的防汛沙袋,也陪伴过独居老人的燃气报警器安装。
有人说他是“铁脚板干部”,用脚步丈量出全镇151个网格的温度;有人说他是“泥土味的诗人”,在沥青接缝与稻花香里写下民生诗行。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盏灯还曾映照过儿子考试前夜独自复习的背影,和妻子第9次取消的体检预约单。
当我们试图用文字勾勒这位基层干部时,发现他的生命经纬早已与这片土地深深交织——那些未兑现的家庭承诺,化作樱花南路的车水马龙;那些缺席的亲子时光,酿成文明超市里的积分欢笑。
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舍得”哲学,更是一个乡镇发展长卷中最动人的注脚。
破冰者:泥土里生长的“民生路标”
四月的正午,黄加蹲在樱花南路的沥青接缝处,指尖划过尚带余温的路面。这条曾因征地纠纷搁置多年的“断头路”,未来将全线贯通,三个社区上万居民的日常通勤将得到保障。
路旁新栽的树下,几位老人正逗弄婴儿车里的孙辈,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条路的规划图上曾被黄加写下儿子的小名,那是他伏案画图时,顺手写下的思念。
在黄加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被记号笔反复描摹的《鱼岳镇重点项目作战图》。红蓝箭头交织的图纸上,每个标注都是他与时间赛跑的见证:为攻克嘉腾新材料征迁及电力杆线迁移,他带着村组干部及技术人员连续23天在项目一线,商议多套方案,在一个月内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及电力杆线迁移。期间妻子送来的结石药在公文包里放了半个月,直到某天疼痛袭来,他才发现药盒上的提醒标签早已字迹模糊。
在交通物流枢纽中心122亩征地现场,他独创“三心工作法”——政策解读耐心、补偿测算细心、矛盾调解暖心,最终实现零上访签约。而这份耐心却没能留给儿子:他答应儿子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二天,带他去武汉欢乐谷游玩,却因协调拆迁补偿而缺席。
面对“恋江湖”文旅项目土地流转困局,他顶着酷暑召开18场屋场夜话,用沙哑的嗓音反复劝说:“乡亲们,景区建起来,咱们的土特产就能变成金招牌!”散会后他瘫坐在田埂上灌藿香正气水,月光照亮微信里儿子发来的露营照片——班级亲子活动,他又成了唯一缺席的父亲。
暮色漫上樱花南路时,黄加总爱站在未拆的蓝色围挡前,看看工程进度。有遛弯的老人家认出他:“黄干部,这路啥时候铺好哇?”他掏出随身带的图纸比划,突然掉出一张蜡笔画——儿子把未完工的樱花南路画成了彩虹桥,歪扭地标注写着“爸爸的路通到天上星星”。
晚风掠过工地,那些埋在公文包里的药片、爽约的欢乐谷门票、永远赶不上的亲子露营,此刻都化作混凝土里细微的震颤。他知道自己不过是泥土里成千上万的“民生路标”之一,但当第一片树叶落在未干透的沥青上时,整条路都将泛起春天的茸毛……
绣花匠:针脚里设置的文明密码
清晨六点的樱花社区广场,黄加弯腰捡起一片落叶的动作,被早锻炼的张大爷用手机定格。“黄书记的‘鹰眼’比监控还灵光!”老人笑着展示照片:画面中身着旧夹克的背影,正将落叶投入分类垃圾箱。
在文明创建这场“绣花工程”中,黄加摸索出一套“三维治理法”。他给全镇151个网格配备“文明工具箱”——内有铲刀、喷壶、抹布等十件套,每周亲自抽查工具使用痕迹。
文明城市建设期间,发动2000余名“银发督导员”“红领巾劝导队”开展“随手拍”行动,累计整改问题点位2300余处。创新推出“文明积分超市”,居民可用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生活用品。
东街社区的“星空夜话”已成为鱼岳镇的文化IP。每月15日晚,黄加准时坐在老樟树下的石凳上,手电筒光柱扫过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王婶说的晾衣架改造下周落实”“李哥反映的广场舞噪音已协调错峰”……三年半间,十几本民情笔记写满民生冷暖,179个问题画上句号。其中一个笔记本夹着儿子考试前夜的留言条:“爸爸,我把‘星空夜话’写进作文了,老师说这叫‘基层治理的浪漫主义’。”
某个暴雨夜,他带着创文突击队通宵抢修12处积水点,天亮时浑身湿透的干部们发现,不知哪位居民悄悄在防汛沙袋上放了热姜汤,而就在那个雨夜,儿子独自在家完成了考试前的最后复习,他给父亲的留言写道:“我让妈妈带我去樱花南路看了看,这条路真宽。”晨光中,黄加捧着保温桶的手微微发抖,姜汤的热气模糊了双眼——就像儿子出生时,他在产房外被泪雾蒙住的眼睛。
守夜人:万家灯火的最后一道防线
深夜的镇政府值班室,黄加盯着燃气安全整治进度表,手机屏幕映亮眼角的皱纹。“86.35%的安装率还不够!”他突然起身披上外套,喊上社区书记,直奔那几户还没装报警器的独居老人家。副驾驶座上放着儿子落下的数学作业本,最后一题空白处画着戴安全帽的小人,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的夜间巡查路线图”。
在安全生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黄加展现出近乎严苛的执着。在自住房隐患排查中,14栋疑似危房经专业鉴定后或加固或重建。验收当天,他在某户门框发现与儿子同款的身高刻度线,瞬间红了眼眶——自家墙上的刻度,还停留在儿子小学毕业时的1米6。
在推广液化气“三件套”安装工程中,他发明“对比实验教学法”——当着居民面点燃泄漏燃气,尖锐的报警声瞬间说服观望群众。这招却对岳母失灵:“你别拿那些机器吓唬人,先把咱家厨房报警器装上!”老人指着自家过期的阀门,在家庭群里发来“通牒”。
面对耕地保护红线,他带着测绘队踏遍63.72亩流失地块,硬是在荆棘丛中辟出整改通道。荆棘划破的衬衫口袋里,珍藏着儿子送的创可贴,包装上印着“给世界上最勇敢的爸爸”。
去年,杨家洪村一场土地纠纷陷入僵局。黄加把调解会开到稻田边。泥土从指缝漏下时,他想起儿子幼年玩沙的小手——那次亲子活动因紧急会议中断,佳佳把沙子装进矿泉水瓶,说要“把爸爸错过的时光存起来”。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时,落日余晖正洒在他沾满泥巴的皮鞋上。
鞋尖的裂口是三个月前儿子提醒要换的,此刻正盛着几粒金黄的稻谷,像大地的勋章。那晚,妻子抱着发烧的儿子冲进镇政府,却看见他正在给独居老人演示报警器,怀里的孩子烧得小脸通红,妻子终于爆发:“全镇都是你的家人,那我们算什么?”黄加沉默着把妻儿揽入怀中,三人面前的系统显示:全镇燃气安全覆盖率正从86.35%跳向87.01%。值班日志里多出一行小字:“21:47,小雨体温39.2℃;22:13,小区报警器全覆盖。”
记者感言:
当记者结束采访时,黄加正对着手机日历发呆——那天用红圈标注着“结婚15周年”。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泛黄的请假条存根:2018年儿子期末考试、2022年母亲六十大寿……每张“因故取消”的批注都像一枚勋章,记录着这位副书记的特殊功绩。
夜幕下的鱼岳镇灯火通明。黄加站在镇政府顶楼平台,望着自己参与缔造的这片热土,衣兜里震动不停的手机记录着未读信息……这个把全镇百姓装进心里的男人,悄悄抹了把眼角,转身走向依然亮着灯的办公室。
在基层治理的鸿篇巨制中,黄加或许只是万千笔墨中的一画,但正是这无数个“一画”,勾勒出新时代中国最动人的风景线。正如他在笔记本扉页写下的誓言:“此身愿化春江水,润得民生细无声。”
一审:夏明亮
二审:王雪莲
终审: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