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通讯员邓安琪)为深入贯彻全省“新春第一会”部署,助力支点建设,今年以来,陆溪镇紧扣“支点建设”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践,聚力打造农文旅融合绿色发展示范镇。
锚定“能干什么”,在服务大局中找准职责定位。
从生态优势上看,陆溪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陆水河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岸线长14.5公里,水域覆盖率超过40%,森林覆盖率达27.3%,镇域内有珍湖国家湿地公园(曾为《舌尖上的中国》取景地)和国营虎山林场和17处天然湖泊,为打造生态文旅康养目的地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从资源优势上看,陆溪镇国土面积89.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3万亩,林地3.11万亩,园地5787亩。拥有“珍湖莲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蛇屋山金矿为亚洲最大的红土型露天金矿,藕塘地热温泉是国家级4A景区——山湖温泉的水源地,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文化优势上看,陆溪古称“陆口”,系三国时期东吴军事重镇,为赤壁之战吴军驻地。吴帝孙权曾两度屯兵陆口,周瑜、吕蒙、陆逊等名将曾相继在此统军练兵。现存界石山遗址、吴王行祠、靖江王庙等10余处历史遗迹,三国文化底蕴深厚,积淀了独特的古镇历史荣光和文脉精髓。
从区位优势上看,陆溪镇地处嘉鱼、赤壁、洪湖三地交汇中心,东吴大道串联武深、蕲嘉、赤洪高速。30分钟可达赤壁北高铁站,1.5小时可到武汉、岳阳、仙桃等城市,2小时车程覆盖约5000万人口市场,是武汉都市圈“1小时交通圈”的重要节点。
对标“干了什么”,在实践探索中谋准重点方向。
今年来,全镇进一步深化“支点意识”,坚决破除思维定势,通过“两个明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省“加快建成支点”的部署要求上来。
明确定位目标。锚定“特色莲藕小镇、生态康养水乡”发展目标,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齐飞、三区联动”空间发展格局。以全域农文旅三产融合为主线,打造嘉陆线现代农业长廊和东吴大道林果经济长廊,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三产融合示范园区、温泉康养特色园区”三区联动发展。
明确倍增计划。建立工作专班,强化综合调度和深入研判分析,准确掌握重点产业运行情况、项目情况、招引情况及发展预测情况。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逐项研究制定产业集群提升计划、中小企业进规纳限计划、项目建设提速计划、市场主体达产增效计划、企业研发投入计划,一项一项具体抓,确保“产业倍增”行动落实落细、见到实效。
谋划“下步怎么干”,在立足实际中瞄准发展路径。
(三产融合示范园区概念图)
聚势精准招商,靶向发力强链条。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文旅康养、环保新材料”三大产业链条开展精准招商。年度对接目标企业50家,力争签约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群”的集聚效应;完善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重点推进园区道路硬化2.2公里,铺设污水管网8公里,扩建污水处理厂至日处理能力1400吨,铺设双回路电网提升企业用电稳定性与保障能力,强基筑巢引凤;主动对接并解决企业在用工、融资、物流等方面的需求,搭建常态化银企对接、人才招聘、供应链协同等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更优营商环境吸引企业、留住项目、促进发展。
(康程医药项目厂房建设)
聚力项目攻坚,挂图作战抢进度。高质量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78个,其中重点项目22个;抢抓“两重”“两新”加力扩围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资争项。目前,已申报项目4个,确保已成功获批的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村项目于8月前开工建设;全力保障陆口旅游度假区建设运营,推动温泉乐园、健康工程、康程医药、吉泰巴士等子项目加速建设投产。促进薄荷种植加工、百盛中央厨房项目早日开工。服务保障嘉珍“珍湖雪”、嘉合莲藕等精深加工项目于10月底前落地投产,确保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年底前全面建成。
(温泉康养乐园概念图)
聚焦产业倍增,三产融合提质效。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组建涵盖43家家庭农场、8家农业合作社的水生蔬菜产业联合体,优化莲藕、菱角等优势品种布局,在现有基础上新增50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陆口林下经济产业园建设,规模化发展中药材(香柚)基地5000亩。目标至2027年,农业总产值突破8.5亿元,做精特色农业;推动陆口旅游度假区内住宿、餐饮等业态独立运营并达到限上标准。年度目标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家、限上服务业企业3家,力争社零总额实现20%增长。加速蛇屋山金矿绿色转型,力促小蛇屋山采矿、含金物料加工、尾矿综合利用等项目落地见效,做强镇域经济。至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达16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8家,省级龙头企业达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3家;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挖掘陆口“三国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旅游线路,有机串联珍湖国家湿地公园、康丰源生态旅游区、山锦坡亲子露营基地、三国赤壁古战场等节点。大力发展“土特产”和“后备箱”经济,集中展销本地鱼糕、果蔬、莲藕等特色伴手礼,推广“全鱼宴”“荷塘宴”等特色餐饮,提升游客“引得来、留得住、忘不了”的体验感,做优文旅融合。目标2026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2027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夯实“保证干好”,在转变作风中精准贯彻落实。
坚持提高工作标准。对标对表湖州长兴好的经验做法,主动拉高工作标杆,拿出“跳起来摘桃子”的干劲,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倍增上形成事争一流、干就干成的标准和胆识。
坚持提升工作能力。创新构建“铸魂赋能+实战砺才”培养机制,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干什么就学什么”,进一步提高全镇党员干部政治站位、综合素养和业务本领,不断凝聚推动支点建设的强大合力。
坚持改进工作作风。依据三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明确具体增长点、支撑项目及责任人。落实“镇党政班子成员联企业联项目”制度,“点对点”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实行责任到人、问题销号管理,确保项目进度按计划实现“周周清、月月达”。
一审:夏明亮
二审:熊熙
终审:张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