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主题教育读书班第7期活动安排,刚才,李永忠同志传达学习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精神,在上次我个人讲党课的时候,我从一份文件、一个定位、三个是、十三个显著优势、总体目标、十三个坚持和完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7各方面对全会要点与大家一起进行了学习。下面,结合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我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方面与大家进行简单交流。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列宁就曾说过,“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也说过:“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承载着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和崇高价值追求,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仅仅停留于理想主义的理论批判,而是要诉诸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和历史运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正是在不断变革现存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不断实现。共产主义运动就是共产党人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不断地变革着现存的社会制度、社会状态和人类生存状态,从而促进人类解放的历史实践。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正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
所以说,在当今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是个大国,“大”既意味着我们有规模的优势、有宏伟目标的指引,也意味着我们有高质量发展的难度、会在前进道路上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在提高治理能力方面,我们的制度执行力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不时冒头,国内经济社会转型面临风险挑战,三大攻坚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我们制度层面日渐完备、趋于成熟,就迫切需要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下更大气力。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和国家统一,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发扬斗争精神,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三、怎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首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是区别于其他旧式政党的根本体现。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然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了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历史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其次,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路径,也不是盲目迷信国外现代化的模式,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后,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将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落实好。在现实中生活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出现种种问题,原因往往就在于有了制度不执行、执行不好不追究,制度成了摆摆样子的“稻草人”,要使制度成为硬约束,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制度意识,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各项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在制度执行上不做选择、不搞变通,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钉钉子”的精神把“13个坚持和完善”的制度安排一项一项落到实处,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者系官桥镇党委书记 李明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