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看来,象棋冠军与高考状元很难联系在一起,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达成这两种成就中的一种都相当不容易,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家住嘉鱼县鱼岳镇球场小区的胡梦桥却二者兼而有之,难道他天赋异禀,受到命运的宠幸与垂青?其实不然,通过与胡梦桥及其父母交流,笔者找到了答案。
胡梦桥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闲暇之余喜欢在一起下象棋,而且输的一方被罚做家务,如此一来夫妻二人既不用为谁做家务而喋喋不休,又多了许多生活情趣,双方的棋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可谓是一举三得。在胡梦桥两岁半时的一天,父母正下象棋,无意中发现孩子也在摆棋子,而且他的棋盘上的棋子跟自己下的是一模一样。胡母惊呆了,没想到孩子的模仿能力有这么强。或许他是个棋才。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孩子培养成象棋大师。就算孩子长大后成不了大师,至少不会因为自己没努力试过而感到遗憾。
从此后,胡母就把象棋当成一样玩具来和孩子下,让他对象棋产生兴趣,因为她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胡梦桥自从学会象棋后,就无可救药地迷上了,只要有时间就会缠着大人下象棋,父母、舅舅、外公,家里每一个会下棋的人都成了他的陪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棋技越来越娴熟,进步神速。最初,长辈们每次和他下棋时都是让车、马、炮半边人马,到后来让一子甚至让一先也难以取胜。胡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因为下象棋对于孩子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开发都不无裨益。
得益于象棋对智力的开发,学习对胡梦桥来说变得异常轻松,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尤其是数学经常考满分。
慢慢地胡梦桥嫌家里这些长辈们(每个人都在业余五级棋士以上)的水平太差,也不怎么愿意和他们下棋了。于是胡母和丈夫商量决定请嘉鱼本地的象棋高手刘华山老师教孩子学棋。每天晚上胡母和胡父轮流接送孩子学棋。有一天晚上,外面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胡母叫孩子别去了,可孩子坚持要去学,母亲还能说什么呢?她为儿子的执着而感到高兴,于是她穿上雨衣骑上自行车带着儿子走向了风雨中......
付出终有回报。2005年7月,胡梦桥首次参赛便获得全国青少年宫系统第十八届“希望杯”少儿三棋赛中国象棋10岁组第二名;2005年10月,参加咸宁温泉“潜山商业街杯”象棋名手(全部是咸宁各县市区的象棋冠亚军)邀请赛中获第四名。2006年10月,11岁的他参加湖北省少年象棋等级赛14岁组获得冠军;2007年5月获得湖北省中国象棋青少年等级赛A组冠军。胡梦桥成了少年象棋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当时,湖北著名特级象棋大师柳大华对其赞赏有加,声称胡梦桥将来在学习上如果没有成就,可联系他走专业象棋之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胡梦桥越来越懂事,已经懂得为父母分忧了。他知道以自己的家境不可能走专业棋手之路。于是在上初中后,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决定在初一时该下还下,初二的时候少下,初三时基本不下。2009年的中考,胡梦桥以优异成绩考入咸宁最好的重点高中——鄂南高级中学。为了给家里节省一大笔开支,他决定在嘉鱼一中就读,因为学费全免。高中三年,胡梦桥将心爱的象棋完全搁置一边,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2012年,胡梦桥以635分的成绩夺得嘉鱼高考理科状元,被天津南开大学录取。一时之间,胡梦桥从象棋冠军到高考状元的故事在嘉鱼传为美谈。
问及其成功秘诀,胡梦桥坦言:“我觉得我学习好,跟喜欢下象棋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下棋能够开发人的智力,促进人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我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特别突出,就是依靠了良好的思维能力,下好棋对于提高成绩确有莫大的帮助”。胡梦桥同时还分享了四点经验:一是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二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求助老师、同学和父母,无论多晚,绝不将问题留给明天;三是要有适合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但要掌握一个度,不能痴迷其中影响学习;三是不打疲劳战,懂得劳逸结合,合理分配时间。客观来说,也许胡梦桥的人生轨迹不可复制,但其分享的四点成功经验的确值得借鉴和学习。
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未来,希望胡梦桥在演绎人生这盘大棋过程中,奉献更多的精彩,完美收官!(搜集整理:殷铁山)
来源:嘉鱼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