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记者邓丹)在簰洲湾镇抗洪纪念馆内,总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于展厅之间,她身姿挺拔,声音洪亮,时而指着泛黄的老照片讲述惊心动魄的抢险瞬间,时而抚摸着锈迹斑斑的救生衣追忆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生命堤坝”。她就是簰洲湾镇抗洪纪念馆讲解员殷德恋。
“每一件文物都是会说话的历史”
殷德恋是土生土长的簰洲湾人,从小就听了不少英雄故事。2020年,殷德恋得知簰洲湾八一抗洪英雄纪念馆招聘讲解员的消息后,毅然决然地辞去外地高薪工作,通过公开招聘成为抗洪纪念馆首批讲解员。面对展柜中冰冷的实物和泛黄的文献,她暗下决心:“要让历史活起来,让英雄的故事走进每个人心里”。
为此,她每天上班研究历史资料,下班后遍访乡亲,只为了记录和还原更多1998年的那段抗洪英雄故事。
“讲解不是背诵,是心灵的对话”
在殷德恋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观众的“专属讲解方案”:面对中小学生,她会设计“如果我是抗洪小战士”互动环节;遇到抗洪家属,她总会默默递上一杯温水,把讲解节奏放慢再放慢;遇到熟知当年故事的老百姓,她带上笔记本,边讲解边引导他们说出那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在一次讲解过程中,殷德恋注意到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人,他静静地跟着队伍,仔细地看着每一件展品。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位抗洪烈士的父亲。“我希望能通过我的讲述,让他感受到儿子当年的英勇与奉献并没有被遗忘。当讲到他儿子的事迹时,我看到他微微颤抖的双手和眼中强忍的泪水,那一刻,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让抗洪精神成为永不干涸的江河”
从业5年来,殷德恋累计讲解1000余场,服务观众超5万人次。她的讲解词从最初的5000字扩充至10000字。2025年6月,为弘扬“三大精神”,传承和赓续红色血脉,助力支点建设,殷德恋受邀参与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组建的宣讲小分队,面向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弘扬“三大精神”的巡回宣讲活动。
“看到观众眼里的光,我就知道这份坚守是非常值得的。”站在纪念馆的英烈墙前,殷德恋抚摸镌刻着英雄名字的铜碑轻声说,“这些名字不该被遗忘,我要做永远的提灯人,照亮后来者前行的路。”
记者手记: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殷德恋用青春守护着这段红色堤坝,她让我们懂得:真正的英雄主义,不仅是直面洪水的勇毅,更是日复一日将精神火种传递的执着。作为一名民兵,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民兵亦民亦兵的双重身份——“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当00后讲解员接过她整理的《抗洪精神百问百答》手册时,我们看到了历史最动人的传承方式——不是冰冷的陈列,而是温暖的讲述。
一审:夏明亮
二审:熊熙
终审:张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