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嘉鱼报道(全媒体中心记者卢建 王璐 赖靓妮 夏洋)近年来,鱼岳镇南门湖村聚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产业强村、项目富民”思路,把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不断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嘉鱼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靓妮: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嘉鱼县鱼岳镇南门湖村。在这里,果冻橙树苗现在已经长到半人高,而远处连栋大棚里挂满枝头的珍绿茄子正在等待采收。这里正通过“土地流转+特色种植”的双轮驱动,走出一条产业兴农的新路子。
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果树错落有致,嫩绿的枝叶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管护,笑意挂满脸庞,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景象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南门湖村以产业为“引擎”,打造特色农业示范样板,落地“休闲采摘+生态农业”项目,集中种植果冻橙、锦绣黄桃等高效水果作物,建设集观光、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果园。
鱼岳镇南门湖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赵江华:南门湖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近年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将产业发展置于优先地位,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集体流转闲置土地107亩,引入湖北图立生态农业发展休闲采摘农业模式,栽植了果冻橙、锦绣黄桃等优质水果品种。种植工作已全面完成,果树长势良好,预计于2027年正式开园营业。
据介绍,这片果园为南门湖村十家棚村湾村民集体共有。村民既有土地租金收入,还可以参与果园管理与季节性采摘工作,实现多渠道增收。
此外,南门湖村还通过南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规模化蔬菜和水果种植,打造“蔬菜种植+水果采摘+线上销售”模式。160亩土地中,一半种植番茄、珍绿茄子和玉米,另一半则种植草莓等适合游客采摘的水果。
值得一提的是,珍绿茄子为荷兰引进品种,果实饱满、口感细腻,最大的特点是采摘后“不会老”,始终保持完美的口感和鲜嫩的品质,经济价值高、市场认可度强,除定量供给合作企业外,还通过武汉农贸市场及线上电商平台销售,供不应求。
鱼岳镇南门湖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赵江华:村蔬菜种植合作社与湖北浔味堂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种植绿皮茄子及水果玉米等500亩。目前,绿皮茄子已普遍坐果并成熟,除按公司规定的数量进行收购外,其余产品在武汉各大农贸市场热销。
玉米种植效益也逐渐显现,每亩地可栽种3500株,亩产约3000斤;草莓亩产可达5000斤,主要面向游客采摘市场,每年11月底至次年4月中旬为采摘旺季,已成为本地乡村游的重要吸引点。这些项目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村民每亩地平均增收至少500元,参与务工还能获取额外收入。
从“种得好”迈向“卖得快”,从“单一种植”走向“农旅融合”,南门湖村实现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多赢的良性循环。
南门湖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赵江华:下一步,南门湖村将持续扩大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计划在南门大道配合文旅项目开发未来渔业项目。
同时,为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助力村民增产增收,县政府办公室驻南门湖村工作队从实际出发,找准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支持和帮助作用,为南门湖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衔接资金50万元、县级衔接资金10万元,帮助南门湖村大力发展新型生态农业,让蔬菜种植奏响产业振兴交响乐。
南门湖村的探索表明,只有把产业真正做实、做强,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如今,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村庄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这片土地徐徐展开。
嘉鱼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靓妮: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南门湖村用107亩果园加160亩蔬菜种植,正书写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当农业遇上现代经营理念,当土地邂逅科技力量,这里正在发生的是乡村振兴战略最生动的注脚。
一审:李浩
二审:王雪莲
终审:陈伟